- 歡迎訪問廣東省自考網!本站為考生提供廣東自考信息服務,網站信息供學習交流使用,非政府官方網站,官方信息以廣東教育考試院eea.gd.gov.cn為準。

26.涂有餓莩而不知發
涂:通“途”,路。
27.夫禍患常積于忽微
忽微:細微小事。
28.孟嘗君怪其疾也
疾:快,迅速。
29.擅強兵坐而觀者
擅強兵:擁有強大的軍隊。
30.浩浩乎如馮虛御風
馮虛御風:在天空中乘風遨游。
31.不舟不車,不衫不幘
不衫不幘:不穿長衫,不戴頭巾。形容衣冠不整,不修邊幅。
32.休去倚危欄
危欄:高欄。
33.旁觀者徒艷羨其功之成
艷羨:非常羨慕。
四、簡析題(本大題共4小題,每小題8分,共32分)
34.閱讀莊子《秋水》中的一段文字:
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,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?計中國之在海內,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?號物之數謂之萬,人處一焉;人卒九州,谷食之所生,舟車之所通,人處一焉;此其比萬物也,不似毫末之在于馬體乎?
請回答:
A.莊子用這段話來說明什么道理?
B.這里運用了哪幾種論證方法?
C.這里采用了哪幾種修辭手法?
參考答案:
A、所說明的道理:宇宙無限,而人的認識十分有限。
B、論證方法:類比法,對比法。
C、修辭手法:比喻、排比、反詰、對比。
35.閱讀《先妣事略》中的一段文字:
孺人之吳家橋,則治木棉。入城,則緝纟盧 ,燈火熒熒,每至夜分。外祖不二日使人問遺。孺人不憂米鹽,乃勞苦若不謀夕。冬月爐火炭屑,使婢子為團,累累暴階下。室靡棄物,家無閑人。兒女大者攀衣,小者乳抱,手中紉綴不輟。戶內灑然。遇僮奴有恩,雖至棰楚,皆不忍有后言。吳家橋歲致魚蟹餅餌,率人人得食。家中人聞吳家橋人至,皆喜。
請回答:
A.這里表現出孺人怎樣的性格特征?
B.這段文字有什么語言特點?對表達情感有什么作用?
C.這里運用了怎樣的人物描寫方法?達到了什么效果?
參考答案:
A、貴而不嬌,勤勞、節儉,待人寬厚。
B、語言質樸、簡潔省凈、情感含蘊多藏。寄深味于質樸之中。
C、細節描寫,側面描寫。于日常細微之處見精神,作者不動聲色中使讀者深受感動。
36.閱讀舒婷《祖國啊,我親愛的祖國》中的一節:
我是你簇新的理想,
剛從神話的蛛網里掙脫;
我是你雪被下古蓮的胚芽;
我是你掛著眼淚的笑渦;
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;
是緋紅的黎明
正在噴薄;
——祖國啊!
請回答:
A.概括這節詩的中心旨意。
B.這里運用了什么表現方法?
C.“雪被下古蓮的胚芽”有何寓意?
參考答案:
A、用一組富于生機活力的意象,象征祖國正如東升的旭日噴薄而起。
B、象征手法,用新穎傳神的意象象征改革開放的祖國。
C、“雪被”象征貧窮落后的歷史,“古蓮”象征古老的祖國,“胚芽”象征新的生命力,整句話的寓意是:貧窮落后的古老的國家在改革開放中煥發了新的生命力。
37.閱讀《麥琪的禮物》中的一段文字:
我的拙筆在這里向讀者敘述了一個沒有曲折、不足為奇的故事:那兩個住在一間公寓里的笨孩子,極不聰明地為了對方犧牲了他們家里最寶貴的東西。但是,讓我對目前一般聰明人說一句最后的話,在所有饋贈禮物的人當中,他們兩個是最聰明的。
請回答:
A.這兩個“笨孩子”指的是誰?
B.為什么“一般聰明人”認為他們是“笨孩子”?
C.作者為什么說他們是“最聰明的”?
參考答案:
A、杰姆、德拉夫妻二人。
B、“一般聰明人”指從經濟利益角度考慮問題的人。而他們各自犧牲了自己的愛物以換錢購置對方的意中物,而這禮物對方又用不上了。所以被認為是笨孩子。
C、犧牲自己最心愛的東西,購買對方最想等到的禮物,是向對方表達了最誠摯的情誼。
五、作文(30分)
38.以《一次難忘的經歷》為題,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記敘文。
寫作提示:
①題目分析:
寫一件事,六要素要交待清楚,事情的經過要有四個層次:開端、發展、高潮、結局。
經歷,必須是作者親身經歷的事,要用第1人稱寫,要真實,有真情實感。
“難忘”是事情對“我”的影響程度很深。
②寫作要求:
文體:記敘文。
內容:要選擇一個正面的對自己影響深的事件,要有一個正面的形象,要體現時代的精神,即人物對祖國或生活、親人、朋友有深厚的感情。
寫法:如果寫到人,要進行人物描寫,包括人物的動作、語言、心理描寫。
③應對提示:
A. 盡量是新事,將自己置身故事矛盾之中,要有前后變化。
B. 材料好,內涵深,品德善,意境美。
C. 對自己觸動大,影響深遠,要詳細寫自己的心理活動。
④注意事項:
A. 很好不要寫陳芝麻爛谷子的事,不寫很久很久以前的事。
B. 要寫真事,禁忌假、空,過程要細。
廣東自考培訓報名預約
上一篇:2019年廣東自考大學語文(本科)復習試題及答案六
下一篇:2019年10月廣東自考《中國近現代史綱要》本科復習試題
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
與考生自由互動、并且能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、解答。
掃碼小程序選擇報考專業
進入在線做題學習
查看了解自考專業
查詢最新政策公告
進入歷年真題學習